-
凌晨三点到天亮,山西运城闻喜县裴社镇一养老院的监控拍到院长持续击打一位85岁轻度阿尔茨海默症老太太,家属后来接到老人偷偷拨出的电话才知道厄运,医院诊断肋骨腰椎胸椎多处骨折并伴胸腔积液,最离谱的是院长还逼老人录像“报平安”并下腰示范自己没事,旧社会的家丁都不敢这样干,9月1日镇政府回应警方已介入并控制涉事人员但人们显然想要的不是一句“已介入”就完事了。
护理人员殴打老人并非孤例,据民政部数据全国登记养老机构超四万家,但持证护理员不足五十万人,平均一家院只能分到十来号人,夜班常常一个护理员要照看几十张床,这种“人少事多钱更少”的环境让情绪如同高压锅,院长身兼经营者和照护者却失控施暴,归根结底是人才监管和惩戒三重缺口一起摆烂,暴力就像定时雷只等哪天有人点火。
从刑法角度,打成多根骨折加威胁恐吓至少符合故意伤害情节严重标准,按理说早该采取刑拘,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家属私了”或“民事调解”把刑责稀释成医药费和道歉,网友担心的不是警方会不会立案而是会不会再次上演“赔点钱就算了”,如果这位院长最终只换来几个月拘役,那关于老龄权利的底线恐怕又要被掏空一厘米。
问题来了,养老院到底该由谁盯着,在多数县域地区,民政主管部门人手有限只能靠年检和突击抽查,真正的日常监督可能就落到“天眼”和居民举报,然而监控带电内心带火公共监督必须带牙齿,建议在行业准入培训考核信用惩戒等环节上加码,别让“老有所养”变成“养而待宰”的冷笑话。
眼下案件走到了“警方介入”这一步,流程上看下一站是伤情鉴定与公诉,舆论要盯的也不只是这一个人而是看最终会不会立成范例把制度的螺丝拧紧一圈,毕竟今天门口写着“护理中心”的地方明天可能就是我们的退路,你觉得这颗螺丝还能再松吗。举报